教學大綱表 (102學年度 第2學期)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勿使用非法影印教科書,避免觸法。
課程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 國文
(英文) Chinese
開課單位
Departments
通識教學組
課程代碼
Course No.
G1410R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孫亮球
學分數
Credit
2.0 必/選修
core required/optional
必修 開課年級
Level
大一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Course Pre-requisites):無
課程概述與目標(Course Overview and Goals):1.本課程以講授中國古典寓言為主,共擇選寓言十五篇以上與同學一同精讀。
2.寓言作為一種文學體裁,是指用假說的故事,或將自然物擬人化的手法,說明道理,以便達到借古勸今、以物諷人的效果,每每帶有勸戒的教育性質;凡能勘透人情世故,且深具智慧者,始能從日常生活中提煉或創作出「寓言」,用於嘲諷,警世,或當下說服他人。中國傳統的寓言,以見於先秦載籍者最富原創意義與開創性,不僅富於勸戒、教育意義,有時亦深具幽默感,頗有令人在發笑當下,即刻冷然醒悟的效果。這些先秦以降流傳下來的寓言,因膾炙人口,慢慢衍成成語,眾口流佈,耳熟能詳,但今人罕能知其出處暨原本,因此之故,藉由本課程的開設,讓授課者權充一個導遊的角色,引領同學閱讀原始文獻,並進入古人有時嘲諷犀利,有時詼諧幽默,有時古怪恢奇的世界。
3.強化中文基本句型、辭彙、文字之理解能力。
4.涵泳傳統文化,培養欣賞中國文學之興趣與能力。
5.培養運用流暢文字,表達個人理念與情感之能力。
6.本學期課程約計在36小時上下(含期中考、期末考時數),教學大綱表則設計為39小時,溢出之單元篇目是為顧及同學學習適應度而設,以備臨時更替之需。
教科書(Textbook) 1.任課教師提供講義。
2.分組報告,各組同學得提供書面報告、講義。
參考教材(Reference) 《中國民間寓言研究》‧譚達先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中國歷代寓言選》‧王玄武等選注、周大璞審定‧孝感‧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國古代寓言一百篇》‧喬車潔玲選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中國寓言大觀》‧劉征、馬達、戴山
課程大綱 Syllabus 學生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單元學習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學習成效評量
Evaluation
備註
Notes

No.
單元主題
Unit topic
內容綱要
Content summary
1 二桃殺三士‧晏子春秋 本寓言出自《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內容講述晏子(嬰)利用二桃除去齊景公身邊三位「尾大不掉」的武士的故事。本寓言旨在闡述有功者不可仗勢欺主,仍需謙虛奉公,以免引人側目。 本寓言旨在闡述有功者不可仗勢欺主,仍需謙虛奉公,以免引人側目。
瞭解傳統文化精華.培養深度閱讀能力.增進寫作技能與深度.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中考
 
2 國氏善盜‧選自列子 文出自《列子》〈天瑞篇〉,寫齊人國氏善盜天利,以致大富,愚者無智,效國氏之盜,遂因贓獲罪。本寓言闡示:所謂的「盜」不是去盜竊他人實質上的財物,而是善用大自然的原理、規律去創造財富。再者闡示:聽人說話要破除語言形式障礙,掌握本質。 本寓言闡示:所謂的「盜」不是去盜竊他人實質上的財物,而是善用大自然的原理、規律去創造財富。再者闡示:聽人說話要破除語言形式障礙,掌握本質。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中考
 
3 牝牡驪黃‧選自列子 本寓言出自《列子》〈說符篇〉,故事寫「九方皋之相馬,意在牝牡驪黃之外。」旨在教人之對待言語、事物,要「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而忘其外。」凡對世間一切,切勿著相;若著相者,不能得其本真。 旨在教人之對待言語、事物,要「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而忘其外。」凡對世間一切,切勿著相;若著相者,不能得其本真。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中考
 
4 種樹郭橐駝傳‧唐‧柳宗元撰 「橐駝」即駱駝,語出《史記‧匈奴傳》:「其奇畜則橐駝。」文中郭姓主角駝背,被人稱為「郭橐駝」。作者於本文演繹老子「無為而治」、「不言之教」的政治哲學,篇中藉由郭橐駝種樹「順木之性」、「勿動勿慮」、「不害其長」之法,闡述為政不應擾民之理念。 作者於本文演繹老子「無為而治」、「不言之教」的政治哲學,篇中藉由郭橐駝種樹「順木之性」、「勿動勿慮」、「不害其長」之法,闡述為政不應擾民之理念。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中考
 
5 梓人傳‧唐‧柳宗元撰 梓人:相當今日的木匠或建築師。本文藉梓人建屋之事闡述宰相治國之道;蓋梓人之建屋,首重「善度材」與「指使」,事與宰相之職同。文中所論為相之道在於量能授官、分層負責,今日讀來,仍具參考價值。。 本文藉梓人建屋之事闡述宰相治國之道;蓋梓人之建屋,首重「善度材」與「指使」,事與宰相之職同。文中所論為相之道在於量能授官、分層負責,今日讀來,仍具參考價值。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中考
 
6 捕蛇者說‧唐‧柳宗元撰 文體為散文。所謂「說」是一種夾敘夾議,敘述與評論相結合的文體。全文通過一位捕蛇人自述其祖孫三代為避免苛重賦稅寧願冒死從事捕蛇工作來反映中唐時「苛政猛於虎」的政治情況。 全文通過一位捕蛇人自述其祖孫三代為避免苛重賦稅寧願冒死從事捕蛇工作來反映中唐時「苛政猛於虎」的政治情況。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中考
 
7 蝜蝂傳‧唐‧柳宗元撰 蝜蝂者,能負不能釋之蟲,其性遇物則取,積背不散。柳宗元之撰作此則寓言,旨在諷人宜寡欲止貪,否則便與小蟲蝜蝂無別,枉為其形魁然之人了。本文雖屬小品,然行文湊密,諷諫意義極為突出。 柳宗元之撰作此則寓言,旨在諷人宜寡欲止貪,否則便與小蟲蝜蝂無別,枉為其形魁然之人了。本文雖屬小品,然行文湊密,諷諫意義極為突出。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中考
 
8 經典閱讀習作與報告 經典閱讀習作與報告 經典閱讀習作與報告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經典閱讀習作與報告  
9 期中考 期中考
配合學校集中考試停課一次
期中考
配合學校集中考試停課一次
期中考
 
10 司馬季主論卜‧明‧劉基撰 該文寓意卜筮不足以決疑,而成就端在自我修持;作品在形式上以東陵侯、司馬季主的兩番問答為主體。首段藉東陵侯向司馬季主問卜,申言久廢待用之渴望。二段為過渡段,司馬季主故作疑難以引發議論。末段透過司馬季主表達了天道無常的論點。 該文寓意卜筮不足以決疑,而成就端在自我修持;藉東陵侯向司馬季主問卜,表達了天道無常的論點。。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末考
 
11 郁離子寓言選‧1 蜀賈 瞭解傳統文化精華.培養深度閱讀能力.增進寫作技能與深度.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末考
 
12 郁離子寓言選‧2 鄭人學蓋 瞭解傳統文化精華.培養深度閱讀能力.增進寫作技能與深度.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末考
 
13 郁離子寓言選‧3 靈邱丈人 瞭解傳統文化精華.培養深度閱讀能力.增進寫作技能與深度.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末考
 
14 中山狼傳‧明‧馬中錫撰 本寓言寫東郭先生救中山狼於危難之中,而狼得救後卻要反噬東郭先生,是一則責人忘恩負義的寓言。寓言的結尾是:杖藜老人將計就計,將狼引入囊橐之中,果斷的將狼刺死,解救東郭先生。本寓言行文,善於運用矛盾點來展延故事的情節,乃傳統寓言中的經典之作。。 本寓言寫東郭先生救中山狼於危難之中,而狼得救後卻要反噬東郭先生,是一則責人忘恩負義的寓言。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末考
 
15 〈中山狼傳〉‧明‧馬中錫撰 本寓言寫東郭先生救中山狼於危難之中,而狼得救後卻要反噬東郭先生,是一則責人忘恩負義的寓言。寓言的結尾是:杖藜老人將計就計,將狼引入囊橐之中,果斷的將狼刺死,解救東郭先生。本寓言行文,善於運用矛盾點來展延故事的情節,乃傳統寓言中的經典之作。。 本寓言寫東郭先生救中山狼於危難之中,而狼得救後卻要反噬東郭先生,是一則責人忘恩負義的寓言。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末考
 
16 芋老人傳‧清‧周容撰 周容筆下〈芋老人傳〉的人物形象脫胎於當時的民間故事翡翠白玉湯:明太祖朱元璋早年貧困,曾與乞兒分享菠菜豆腐湯,歎為美味。為帝後,雖有御廚精心烹調並美名為翡翠白玉湯,然朱元璋卻覺難以下口。周容轉化此傳說,從而引出一段人不該背恩忘本的議論來。。 故事脫胎於翡翠白玉湯:朱元璋早年貧困,曾與乞兒分享菠菜豆腐湯,歎為美味。為帝後,御廚精心烹調,仍覺難以下口。周容轉化此傳說,引出一段人不該背恩忘本的議論來。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末考
 
17 【備替篇目】:狗猛酒酸‧韓非子 本寓言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內容講述賣酒之宋人,所售之酒雖美,卻因鋪中養有惡犬之故,導至客人不敢上門酤酒;該寓言寓意國有賢才,不得而用,乃因奸宦、小人所阻之故。是故為人君者,當去小人,則賢才君子方進。 內容講述賣酒之宋人,所售之酒雖美,卻因鋪中養有惡犬之故,導至客人不敢上門酤酒;該寓言寓意國有賢才,不得而用,乃因奸宦、小人所阻之故。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末考
備替教材。為適應同學程度。俾便更換篇目而設。  
18 期末考 期末考 期末考 期末考
 
19 〈日喻贈吳彥律〉‧宋‧蘇軾 蘇軾之撰作此文,融寓言、古文為一體。開頭以盲人不能見日為喻,漸次導引出義理;以為人求聖人之道僅聽他人的偏見、臆說再去猜想,一定難得真相。追求聖人之道(真理)亦如是,未可以耳聞為是,當以親身實踐為真,貴在有歷練、貴在能自得。 蘇軾此文以盲人不能見日為喻,漸次導引出義理;以為人求聖人之道僅聽他人的偏見、臆說再去猜想,一定難得真相,當以親身實踐為,貴在有歷練、貴在能自得。 討論
講授
媒體教學
期末考
 


教學要點概述:
1.自編教材 Handout by Instructor:
□ 1-1.簡報 Slids
□ 1-2.影音教材 Videos
□ 1-3.教具 Teaching Aids
□ 1-4.教科書 Textbook
□ 1-5.其他 Other
□ 2.自編評量工具/量表 Educational Assessment
□ 3.教科書作者提供 Textbook

成績考核 Performance Evaluation: 期末考:40%   期中考:30%   其他評量:10%   平時考:20%  

教學資源(Teaching Resources):
□ 教材電子檔(Soft Copy of the Handout or the Textbook)
□ 課程網站(Website)
教學相關配合事項:無
扣考規定:http://eboard.ttu.edu.tw/ttuwebpost/showcontent-news.php?id=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