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表 (109學年度 第1學期)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勿使用非法影印教科書,避免觸法。
課程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 新媒體藝術特論
(英文) New Media And Art
開課單位
Departments
設計科學研究所
課程代碼
Course No.
K5480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陳明秀
學分數
Credit
3.0 必/選修
core required/optional
選修 開課年級
Level
研究所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Course Pre-requisites):新媒體已經內化於社會實體的諸多面向,但是智識上對這個現象的解讀能力尚在蓄積,鼓勵修課同學積極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課程概述與目標(Course Overview and Goals): 新媒體衝擊著當代人們的生活,從一般大眾消費到嚴肅的學術研究,無不被數位科技所引領。新媒體不只創造了生活便利性與趣味性,個人的外在品味與內在價值,乃至於群體關係網絡的建立與重組、訊息的傳遞保存都因數位化而重新被建構。本課程從了解新媒體範疇內各類型的藝術創作開始,進而發掘新媒體與設計美學的關係,藉此作為自我探索且探索數位世界的旅程,最後將透過文化創意產業面向去考察新媒體的實務體現。
教科書(Textbook) 教科書: 《互動設計概論》葉謹睿 著 2010年 藝術家出版社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by Henry Jenkins (Sep 1, 2008) New York Univ Pr
參考教材(Reference) 劍橋大學數位人文網站:http://www.digitalhumanities.cam.ac.uk/
紐約市立大學數位人文實踐課程部落格:
http://dhpraxisf13.commons.gc.cuny.edu/tag/dhpraxis/
課程大綱 Syllabus 學生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單元學習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學習成效評量
Evaluation
備註
Notes

No.
單元主題
Unit topic
內容綱要
Content summary
1 新媒體與新媒體藝術 定義與說明 定義與說明  
2 新媒體藝術:錄像藝術 探究由觀眾的介入得以完成之藝術形式,互動模式以程式應用作為平台。 探究由觀眾的介入得以完成之藝術形式,互動模式以程式應用作為平台。  
3 新媒體藝術:動力藝術 從機械裝置到連接電腦運算功能以及感應器的動力藝術,此類型藝術不停在演化中,此單元介紹國內外動力藝術作品。 從機械裝置到連接電腦運算功能以及感應器的動力藝術,此類型藝術不停在演化中,此單元介紹國內外動力藝術作品。  
4 新媒體藝術:聲音藝術 賞析以電子聲音或非有調性的聲音作為藝術形式表現。學生將省思在審美形式上,聲音藝術如何被認定與探討。 賞析以電子聲音或非有調性的聲音作為藝術形式表現。學生將省思在審美形式上,聲音藝術如何被認定與探討。  
5 新媒體藝術:數位表演 瞭解數位操作的現場演出與肢體藝術的互動,探討電腦影音元素與現場表演的融合。 瞭解數位操作的現場演出與肢體藝術的互動,探討電腦影音元素與現場表演的融合。  
6 新媒體藝術:網路藝術 介紹以網際網路為創作手段,以電腦為觀看賞載具的網路藝術。探討網際網路開放性,使得此類藝術保留了觀眾參與的庶民性格,借此探討觀眾與創作者的界限的模糊與再定義。 介紹以網際網路為創作手段,以電腦為觀看賞載具的網路藝術。探討網際網路開放性,使得此類藝術保留了觀眾參與的庶民性格,借此探討觀眾與創作者的界限的模糊與再定義。  
7 數位典藏與海量資料 資料的數位化處理,圖文資料迅速聚集,其量的擴充持續巨大化。海量資料的時代中,資料的搜尋與應用將重新被審視。什麼是數位典藏?典藏的資料如何才能被實質的運用? 資料的數位化處理,圖文資料迅速聚集,其量的擴充持續巨大化。海量資料的時代中,資料的搜尋與應用將重新被審視。什麼是數位典藏?典藏的資料如何才能被實質的運用?  
8 衛星定位與適地服務 認識所謂適地服務,並且嘗試探究運用在藝術教育的可行性。行動裝置內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快速辨識人或物體位置,以此提供相關服務的行動服務。 認識所謂適地服務,並且嘗試探究運用在藝術教育的可行性。行動裝置內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快速辨識人或物體位置,以此提供相關服務的行動服務。  
9 社群媒體與虛擬人際關係 臉書推特等社群媒體的出現使得人際關係進入虛擬化,虛擬化的社群網絡是否讓人疏離?抑或相反,隨時隨地的連結更易及?一旦虛擬取代了親臨互動對人的關係帶來何種變化? 臉書推特等社群媒體的出現使得人際關係進入虛擬化,虛擬化的社群網絡是否讓人疏離?抑或相反,隨時隨地的連結更易及?一旦虛擬取代了親臨互動對人的關係帶來何種變化?  
10 擴增實境與未來博物館 虛擬裝置與實體世界結合,增加現實世界的知識說明性。擴增實境的運用,成功的進化了博物館的導覽,擴充了博物館教育的工作面向。 虛擬裝置與實體世界結合,增加現實世界的知識說明性。擴增實境的運用,成功的進化了博物館的導覽,擴充了博物館教育的工作面向。  


教學要點概述:
教材編選(Teaching Materials):
□ 1-1.簡報 Slids
□ 1-2.影音教材 Videos
□ 1-3.教具 Teaching Aids
□ 1-4.教科書 Textbook Slids
□ 1-5.其他 Other
□ 2.自編評量工具/量表 Educational Assessment
□ 3.教科書作者提供 Textbook

成績考核 Performance Evaluation: 期末考:35%   期中考:25%   報告:10%   平時考:20%   作業:10%  

教學資源(Teaching Resources):
□ 教材電子檔(Soft Copy of the Handout or the Textbook)
□ 課程網站(Website)
扣考規定:http://eboard.ttu.edu.tw/ttuwebpost/showcontent-news.php?id=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