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文) 專案管理實務 (英文)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 |
開課單位 | 事業經營研究所 | ||
課程代碼 | B8070 | ||||
授課教師 | 黃憲隆 | ||||
學分數 | 2.0 | 必/選修 | 選修 | 開課年級 | 研究所 |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 |||||
課程概述與目標: 在外在環境不斷變化下,企業組織將面對各種挑戰和需求,整合式的專案管理已成為重要的管理方法,本課程旨在提供專案管理理論與實務的整合訓練,使學習者瞭解專案管理架構及具備執行專案的能力,本課程可縮短學生與實務界的落差,滿足他們想要準備PMP(國際專案管理師)或CAPM(助理國際專案管理師)認證考試的需求。 | |||||
教科書 | Erik W. Larson and Clifford F. Gray著,劉雯瑜譯。專案管理第6版。華泰文化。2018年 | ||||
參考教材 |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 Guide繁體中文第六版 | ||||
圖書館電子書 | 學會專案管理的11堂課:Project management |
課程大綱 | 學生學習目標 | 單元學習活動 | 學習成效評量 | 備註 | ||
週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
1 | 現代專案管理 | 1. 何謂專案 2. 專案管理的當代驅動力 3. 專案治理 4. 今日的專案管理 |
1.專案的定義 2.專案管理的重要性 3.建立專案管理概念 |
|
課程以workshop的方式進行,同學分組模擬不同的專案,整個課程學習者可以經歷專案的起始、規劃、執行、監控及結案等專案管理五大流程,第1節課將進行初步分組。 | |
2 | 組織策略與專案選擇 | 1.策略管理流程概觀 2.專案組合管理系統之需求 3. 專案組合管理系統 4. 選擇的評估準則 5. 應用選擇模型 6. 管理組合系統 |
1.策略管理流程概觀 2.專案組合管理系統之需求 3. 專案組合管理系統 4. 選擇的評估準則 5. 應用選擇模型 6. 管理組合系統 |
|||
3 | 組織:結構與文化 | 1.專案管理結構 2. 何謂適當的專案管理結構? 3. 組織文化 4. 組織文化對專案安排的影響 |
1.專案管理結構 2. 何謂適當的專案管理結構? 3. 組織文化 4. 組織文化對專案安排的影響 |
|||
4 | 定義專案 | 1.定義專案範疇 2.建立專案優先權 3.設計工作分解結構 4.工作分解結構與組織做整合 5.為資訊系統進行工作分解結構編碼 6. 責任矩陣 7. 專案溝通計畫 |
1.定義專案範疇 2.建立專案優先權 3.設計工作分解結構 4.工作分解結構與組織做整合 5.為資訊系統進行工作分解結構編碼 6. 責任矩陣 7. 專案溝通計畫 |
課程以workshop方式進行,學習完此章節,同學將選擇1個專案做出專案概述,此專案概述將隨課程發展,陸續完成範疇計畫、時程計畫及預算計畫。 | ||
5 | 估算專案時間與成本 | 1. 影響估算品質的因素 2. 時間、成本與資源的估算準則 3. 由上而下估算與由下而上估算 4. 估算專案時間與成本的方法 5. 詳細程度 6. 成本的種類 7. 調和估算 |
1. 影響估算品質的因素 2. 時間、成本與資源的估算準則 3. 由上而下估算與由下而上估算 4. 估算專案時間與成本的方法 5. 詳細程度 6. 成本的種類 7. 調和估算 |
|
||
6 | 發展專案計畫 | 1.發展專案網路 2. 由工作包至網路 3. 建構專案網路 4. 節點法的基本架構 5. 網路計算的流程 6.使用前推法語後推法的資訊 7. 活動的詳細程度 |
1.發展專案網路 2. 由工作包至網路 3. 建構專案網路 4. 節點法的基本架構 5. 網路計算的流程 6.使用前推法語後推法的資訊 7. 活動的詳細程度 |
|||
7 | 專案管理實務分享 | 邀請專案管理實務專家分享專案管理發展趨勢及實務經驗 | 1.瞭解專案管理發展趨勢 2.學習實務應用經驗 |
|||
8 | 管理風險 | 1. 風險管理流程 2. 風險辨識 3. 風險評估 4. 發展風險因應計畫 5 應變計畫 6 機會管理 7.應變資金和時間緩衝 8. 風險因應控制 |
1. 風險管理流程 2. 風險辨識 3. 風險評估 4. 發展風險因應計畫 5 應變計畫 6 機會管理 7.應變資金和時間緩衝 8. 風險因應控制 |
|||
9 | 期中考 | 期中考 | 期中考 |
|
||
10 | 資源與成本排程 | 1. 資源排程問題概觀 2. 資源限制的種類 3. 排程問題的分類 4. 資源配置方法 5. 資源限制排成的電腦示範 6. 分裂活動 7. 資源排成的好處 8. 分派專案工作 |
1. 資源排程問題概觀 2. 資源限制的種類 3. 排程問題的分類 4. 資源配置方法 5. 資源限制排成的電腦示範 6. 分裂活動 7. 資源排成的好處 8. 分派專案工作 |
|||
11 | 縮減專案工期 | 1.縮短專案工期的基本理由 2. 加速完成專案的方法 3. 專案成本-工期圖 4. 建構專案成本-工期圖 5. 實務上的考量 |
1.縮短專案工期的基本理由 2. 加速完成專案的方法 3. 專案成本-工期圖 4. 建構專案成本-工期圖 5. 實務上的考量 |
|||
12 | 領導力:成為一個有效的專案經理 | 1.管理還是領導專案? 2. 管理專案利害關係人 3. 以支配力作為交換 4. 建構社會網絡 5. 道德與專案管理 6. 建立信任:運用支配力的關鍵 7. 有效的專案經理所需具備的特質 |
1.管理還是領導專案? 2. 管理專案利害關係人 3. 以支配力作為交換 4. 建構社會網絡 5. 道德與專案管理 6. 建立信任:運用支配力的關鍵 7. 有效的專案經理所需具備的特質 |
|||
13 | 管理專案團隊 | 1.團隊發展的五階段模式 2. 影響團度發展的情境因素 3. 建立高績效的專案團隊 4. 管理虛擬專案團隊 |
1.團隊發展的五階段模式 2. 影響團度發展的情境因素 3. 建立高績效的專案團隊 4. 管理虛擬專案團隊 |
|||
14 | 外包:管理組織間的關係 | 1.外包專案工作 2. 外包專案工作的最佳實務 3. 協商的藝術 4. 管理顧客關係的注意事項 |
1.外包專案工作 2. 外包專案工作的最佳實務 3. 協商的藝術 4. 管理顧客關係的注意事項 |
|||
15 | 進度與績效的衡量與評估 | 1.專案監控資訊系統的結構 2.專案管控流程 3. 監控時間績效 4. 發展實獲值成本/時程系統 5. 發展狀態報告:一個假設的例子 6. 監控進度的指標 7. 預測最後的專案成本 |
1.專案監控資訊系統的結構 2.專案管控流程 3. 監控時間績效 4. 發展實獲值成本/時程系統 5. 發展狀態報告:一個假設的例子 6. 監控進度的指標 7. 預測最後的專案成本 |
|||
16 | 專案計畫實做 | 1.範疇計畫 2.時程計畫 3.成本計畫 |
完成及說明1.範疇計畫2.時程計畫3.成本計畫 |
|
||
17 | 專案結案 | 1. 專案結束的類型 2. 總結結束活動 3. 實施後評估 4. 回顧 |
1. 專案結束的類型 2. 總結結束活動 3. 實施後評估 4. 回顧 |
|||
18 | 期末考 | 期末考 | 期末考 |
|
教學要點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