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文) 普通生物學實驗(一) (英文) General Biology Laboratory |
開課單位 | 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學系 | ||
課程代碼 | G1731C | ||||
授課教師 | 官宜靜 何錦玟 李糸秀鈴 | ||||
學分數 | 1.0 | 必/選修 | 選修 | 開課年級 | 大一 |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 |||||
課程概述與目標:1. 學習顯微鏡之操作與顯微測量 2. 細胞觀察與細胞生理現象之探討 3. 瞭解生物中重要之能量轉移--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 4. 植物外形及內部構造之觀察 5. 動物組織之觀察 | |||||
教科書 | 溫永福, 鄭勇涇, 郭麗香, 周雪美. 生物學實驗 藝軒圖書出版社 民國80年 |
||||
參考教材 | 1. 王政光等. 生物學實驗. 九州圖書文物有限公司. 2001 2. Vodopich, D.S. and Moore, R. 2002. Biology- Laboratory Manual. 6th ed. McGraw-Hill Inc. |
課程大綱 | 學生學習目標 | 單元學習活動 | 學習成效評量 | 備註 | ||
週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
1 | 課程說明及分組 | 1. 課程說明及分組 2. 實驗器材整理 3. 實驗室整理 |
1. 課程說明及分組 2. 實驗器材整理 3. 實驗室整理 |
|
||
2 | 顯微鏡的操作 | 1. 顯微鏡的構造 2. 顯微鏡的操作 |
1. 顯微鏡的構造 2. 顯微鏡的操作 |
|
|
|
3 | 動物細胞與顯微測量 | 1. 血球細胞 2. 肝細胞 3. 脂肪細胞 4. 顯微測量 |
1. 血球細胞 2. 肝細胞 3. 脂肪細胞 4. 顯微測量 5. 脂肪細胞 |
|
|
|
4 | 細胞生理現象 | 1. 膜的選擇性通透洋蔥表皮細胞 2. 原生質的萎縮與膨脹 3. 未知物的檢定 |
1. 膜的選擇性通透洋蔥表皮細胞 2. 原生質的萎縮與膨脹 3. 未知物的檢定 |
|
|
|
5 | 植物細胞 | 1. 洋蔥表皮細胞 2. 雜色體 3. 澱粉粒 4. 結晶體 |
1. 洋蔥表皮細胞 2. 雜色體 3. 澱粉粒 4. 結晶體 |
|
|
|
6 | 酵素 | 1. 澱粉酶的最適反應時間 2. 澱粉酶的最適反應酸鹼值 |
1. 澱粉酶的最適反應時間 2. 澱粉酶的最適反應酸鹼值 |
|
|
|
7 | 校外參訪 | 1. 參訪有機農場 2. 體驗農作 |
1. 了解有機農場的運作 2. 了解農作實務 |
|
||
8 | 複習與整理 | 複習與整理 | 複習與整理 | |||
9 | 期中考 | 期中考 | 期中考 | |||
10 | 細胞的呼吸作用 | 1. 發醱作用 2. 琥珀酸去氫酶的檢測 3. 多元酚氧化酶的檢測 4. 催化酶的檢測 |
1. 發醱作用 2. 琥珀酸去氫酶的檢測 3. 多元酚氧化酶的檢測 4. 催化酶的檢測 |
|
|
|
11 | 光合作用 | 1. 光合作用速率的檢測 2. 光合作用色素的抽取與分離 |
1. 光合作用速率的檢測 2. 光合作用色素的抽取與分離 |
|
|
|
12 | 藻類 | 1. 褐藻的形態及內部構造 2. 紅藻的形態及內部構造 3. 綠藻的形態及內部構造 |
1. 褐藻的形態及內部構造 2. 紅藻的形態及內部構造 3. 綠藻的形態及內部構造 |
|
|
|
13 | 苔蘚植物 | 1. 苔類的構造 2. 角蘚類的構造 3. 蘚類的構造 |
1. 苔類的構造 2. 角蘚類的構造 3. 蘚類的構造 |
|
|
|
14 | 維管束植物 | 1.石松類,木賊類及蕨類 2. 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 |
1.石松類,木賊類及蕨類 2. 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 |
|
|
|
15 | 動物組織 | 1. 皮膜組織 2. 結締組織 3. 肌肉組織 4. 神經組織 |
1. 皮膜組織 2. 結締組織 3. 肌肉組織 4. 神經組織 |
|
|
|
16 | 顯微鏡操作考 | 測驗每一位學生的顯微鏡操作能力 | 測驗每一位學生的顯微鏡操作能力 |
|
||
17 | 跑台考試 | 跑台考試 | 跑台考試 |
|
||
18 | 期末考 | 期末考 | 期末考 |
教學要點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