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Course Title |
(中文) 西洋歌劇欣賞入門 (英文) Introduction Of The Western Opera Appreciation |
開課單位 Departments |
通識教學組 | ||
課程代碼 Course No. |
G3240 | ||||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
王淑堯 | ||||
學分數 Credit |
2.0 | 必/選修 core required/optional |
選修 | 開課年級 Level |
大二 |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Course Pre-requisites:無 | |||||
課程概述與目標 Course Overview and Goals:歌劇 (opera) 為一門綜合藝術,它結合音樂、文學、戲劇與舞台服裝設計,更融合音樂家、舞蹈家、演員、導演於一爐。自文藝復興時代迄今,四百多年來,歷久不衰。世界各地每年上演無數佳作,以歌劇的型態來詮釋文化、歷史、習俗、傳說故事等。 「歌劇無國界」、「他人之長、足堪借鑑」,本課程擬帶領同學們進入歌劇藝術的殿堂,讓學生在賞析中體會歌劇藝術之美及劇作家、作曲家們創作之心路歷程,兼而深刻了解表演藝術及音樂文化的本源。本課程範圍以「七位歌劇大師的創作與賞析」之內容為章本與課程發展主幹,包含: 一、歌劇源流與歷史文化背景 二、歌劇作曲家與演唱家 三、歌劇作品、演出型式與歌劇院 | |||||
教科書 Textbook |
無特定教科書 | ||||
參考教材 Reference |
1.邵義強編譯,《劇場的魔術師─歌劇賞析》。臺灣錦繡出版社,2000年 2.劉志明著,《西方歌劇史》。臺灣全音出版社,1992年。 3.張己任著,《西洋音樂風格的演變─中古至文藝復興》。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4. J. Hines 著,黃伯春譯,《大歌唱家談精湛 |
課程大綱 Syllabus |
學生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單元學習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
學習成效評量 Evaluation |
備註 Notes |
||
週 Week | 單元主題 Unit topic |
內容綱要 Content summary |
||||
1 | 課程說明 | A:教材內容介紹 B:考核方法介紹 |
A:教材內容介紹 B:考核方法介紹 |
|||
2 | 歌劇藝術的基本特徵:歌劇史上的第一部歌劇「達芙妮」 | A:歌劇觀念:何謂歌劇?1. 綜合藝術;2. 音樂主導 B:歌劇與戲劇之比較:1. 時間、空間藝術;2. 文學血緣:題材、情節、角色、語言 C:歌劇的戲劇性特徵:1. 音樂的戲劇性:立意、衝突、心理;2. 戲劇張力與音樂張力:高潮、互補、形式點 |
A:歌劇觀念:何謂歌劇?1. 綜合藝術;2. 音樂主導 B:歌劇與戲劇之比較:1. 時間、空間藝術;2. 文學血緣:題材、情節、角色、語言 C:歌劇的戲劇性特徵:1. 音樂的戲劇性:立意、衝突、心理;2. 戲劇張力與音樂張力:高潮、互補、形式點 |
|
||
3 | 歌劇源流與歷史與歌劇類型:發展軌跡 巴洛克樂派歌劇「奧菲歐」ORFEO | A:雛型至成型 B:十六、十七世紀 |
A:雛型至成型 B:十六、十七世紀 |
|
||
4 | 歌劇源流與歷史與歌劇類型:發展軌跡 「庵人歌手的世界」I CASTRATI | A:雛型至成型 B:十六、十七、十八世紀: |
A:雛型至成型 B:十六、十七、十八世紀: |
|
||
5 | 歌劇結構形式 莫札特與「魔笛」DIE ZAUBERFLOTE | A:戲劇結構與音樂結構:體裁、情緒循環 B:歌劇的宏觀結構原則:分段、情節 C:發展程式的結構功能:1. 開場;2. 呈示-起述、開場、場面、結束;3. 展開:性格、懸念、推進;4. 結局:悲劇、歷史劇、喜劇、正歌劇;5. 尾聲 |
A:戲劇結構與音樂結構:體裁、情緒循環 B:歌劇的宏觀結構原則:分段、情節 C:發展程式的結構功能:1. 開場;2. 呈示-起述、開場、場面、結束;3. 展開:性格、懸念、推進;4. 結局:悲劇、歷史劇、喜劇、正歌劇;5. 尾聲 |
|
||
6 | 歌劇演員的聲部劃分 德式說唱式歌劇 SINGSPIEL -魔笛 | A:歌劇與美聲(bel canto)、音樂審美觀念、閹伶(歌手)時代、音樂類別與行事 B:聲部的劃分與歌劇角色配置:按年齡/按音色特徵/按聲部結構平衡原則 |
A:歌劇與美聲(bel canto)、音樂審美觀念、閹伶(歌手)時代、音樂類別與行事 B:聲部的劃分與歌劇角色配置:按年齡/按音色特徵/按聲部結構平衡原則 |
|
||
7 | 期中考 | 期中考 | 期中考 | |||
8 | 歌劇大師的創作與賞析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
|
茶花女(La Traviata)、托斯卡(Tosca)、杜蘭朵公主(Turandot)、卡門(Carmen)、蝙蝠(Die Fledermaus) |
9 | 歌劇大師的創作與賞析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
|
茶花女(La Traviata)、托斯卡(Tosca)、杜蘭朵公主(Turandot)、卡門(Carmen)、蝙蝠(Die Fledermaus) |
10 | 歌劇大師的創作與賞析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
茶花女(La Traviata)、托斯卡(Tosca)、杜蘭朵公主(Turandot)、卡門(Carmen)、蝙蝠(Die Fledermaus) | |
11 | 歌劇大師的創作與賞析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
茶花女(La Traviata)、托斯卡(Tosca)、杜蘭朵公主(Turandot)、卡門(Carmen)、蝙蝠(Die Fledermaus) | |
12 | 歌劇大師的創作與賞析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
茶花女(La Traviata)、托斯卡(Tosca)、杜蘭朵公主(Turandot)、卡門(Carmen)、蝙蝠(Die Fledermaus) | |
13 | 歌劇的音樂分析 | A:聲樂部份:1. 詠嘆調(Aria);2. 宣敘調(Recitative);3. 旋律性宣敘調(Recitative Accompany) B:獨唱、重唱、合唱 C:器樂:序曲、間奏曲、前奏曲 |
A:聲樂部份:1. 詠嘆調(Aria);2. 宣敘調(Recitative);3. 旋律性宣敘調(Recitative Accompany) B:獨唱、重唱、合唱 C:器樂:序曲、間奏曲、前奏曲 |
|
||
14 | 歌劇大師的創作與賞析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
茶花女(La Traviata)、托斯卡(Tosca)、杜蘭朵公主(Turandot)、卡門(Carmen)、蝙蝠(Die Fledermaus) | |
15 | 歌劇大師的創作與賞析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
|
茶花女(La Traviata)、托斯卡(Tosca)、杜蘭朵公主(Turandot)、卡門(Carmen)、蝙蝠(Die Fledermaus) |
16 | 歌劇大師的創作與賞析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
茶花女(La Traviata)、托斯卡(Tosca)、杜蘭朵公主(Turandot)、卡門(Carmen)、蝙蝠(Die Fledermaus) | |
17 | 歌劇大師的創作與賞析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A:作曲家:蒙台威爾第、約翰史特勞斯、莫札特、羅西尼、威爾第、普契尼、比才 B:作品:達芬尼(Dafne)、奧菲歐(l’orfeo)、魔笛(Die Zauberflöte)、塞維利亞理髮師(Il barbiere di Siviglia)、弄臣(Rigoletto)、 |
|
茶花女(La Traviata)、托斯卡(Tosca)、杜蘭朵公主(Turandot)、卡門(Carmen)、蝙蝠(Die Fledermaus) | |
18 | 期末考 | 期末考 | 期末考 | |||
19 | 課程說明 | A:教材內容介紹 B:考核方法介紹 |
A:教材內容介紹 B:考核方法介紹 |
教學要點概述 Overview of Teaching Poi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