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Syllabus |
學生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單元學習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
學習成效評量 Evaluation |
備註 Notes |
序 No. | 單元主題 Unit topic |
內容綱要 Content summary |
1 | 跨領域思維與工商心理學概論 |
1. 跨領域思維與π型人的特質
2. 工商心理學的範疇
3. 工商心理學的歷史發展
4. 工商心理學的當前衝擊課題
5. 工商心理學所涉及的領域 |
從跨領域思維的角度介紹本課程的內容及與個人利益相關課題 |
|
|
|
2 | 個別差異、員工甄選與心理測驗 |
1. 影響個體差異的成因(性別、成長背景、專業領域、生活經驗)
2. 認知到個體差異的重要性
3. 員工甄選的來源
4. 員工甄選的晤談手法
5. 透過心理測驗發現個體的差異
4. 心理測驗的種類及爭議
5. 透過心理測驗認識自己 |
了解個體的差異及企業如何求才的邏輯,並進一步掌握求職的技巧及知曉企業徵才時如何以心理測驗掌握求職者的個別差異 |
討論 講授 心得發表
|
問答 其他評量-小組討論
|
|
3 | 員工訓練及終身學習 |
1. 教育訓練的意義與方法
2. 從學習理論談教育心理學
3. 企業內訓常見的教育訓練型式
4. 終身學習的觀念與必要性 |
從教育心理學談員工教育訓練的實施要點,但著重在如何建立終身學習的習慣,以強化自身的職場競爭力 |
講授
|
|
|
4 | 績效考核與向上管理 |
1. 績效考核的目的與方法
2. 影響績效考核效度的心理偏差因素
3. 調整績效考核偏差的方法
4. 如何藉由績效考核做到向上管理 |
介紹企業內常見的績效考核工具,並提醒許多心理偏差的存在,以及教導學生如何面對這心理偏差所產生的困境,進一步做到向上管理的目標 |
講授
|
作業
|
|
5 | 國慶日連續假期 |
國慶日連續假期 |
收看期中報告指定觀看的電影 |
媒體教學 個案研究 探索體驗
|
|
|
6 | 動機激勵與工作滿意度 |
1. 激勵的內容理論及過程理論
2. 激勵的手段與途徑
3. 員工的態度與組織士氣
4. 態度的因素與形成的原因
5. 改變態度及提高士氣的方法 |
從組織心理學裡的個人動機激勵與態度改變談到團隊的士氣提升,進一步從工作滿意度衡量人生目標 |
講授
|
|
|
7 | 組織、團體與團隊精神 |
1. 組織的定義與管理理論
2. 非正式組織(團體)與組織文化
3. 科技發展對組織型態與文化的影響
4. 團隊精神對生活的影響 |
從組織理論談起到探討團體生活與團隊精神的建立 |
講授
|
|
|
8 | 期中考 |
期中考週 |
繳交期中報告 |
媒體教學 心得發表
|
期中考
|
|
9 | 領導力與領袖魅力 |
1. 領導的定義與形成
2. 領導權力的基礎與方式
3. 領袖魅力是天生還是後天
4. 領導的常見問題 |
組織裡的領導方式及權利來源的探討,衍生到個人身上領袖魅力的現象與培養 |
講授
|
|
|
10 | 工作條件、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 |
1. 工作環境的物理條件
2. 工作排程與時間對工作壓力的影響
3. 工作內容設計的心理、社會與法律問題(過勞死)
4. 心理壓力的徵兆與影響
5. 工作壓力的來源
6. 疲勞、工作倦怠與效率的關聯 |
從工作的物理性、時間性、心理性及社會性等方面的條件,來探討造成疲勞的問題與改善條件再充電的手段 |
討論 講授 心得發表
|
問答 其他評量-小組討論
|
|
11 | 人因工程之人機介面 |
1. 工程心理學/人因工程學的範疇
2. 人機系統、人機介面及人機互動
3. 不良的人機介面設計與現代典型的人機介面
4. 設計不佳的人機介面(HMI)與色彩的對比及強度
5. 人機介面設計的關鍵性原則
6. 開箱即用的基本要求與符合使用者心智模型 |
從工程心理學(engineering psychology)或人因工程(human engineering/ergonomics)的研究範疇,了解從人機介面的角度,有哪些心理因素會影響著工作效率。 |
講授
|
|
|
12 | 認知與設計心理學 |
1. 什麼是認知及認知心理學?與人因工程討論的認知心理學範圍
2. 人因工程討論的認知心理學範圍與人類訊息處理模式
3. Donald Norman的卓越貢獻與人本設計(Human-Centered Design, HCD)
4. 從七大進化到六大原則─可發現性和易理解性、預設用途、指意、對應性、回饋、使用局限及概念模型
5. 概念模型、心智模型和實現模型 |
了解人機介面中,屬於使用者(人類)的認知侷限性,並且透過設計心理學明瞭如何克服這些使用習慣上的心理侷限 |
講授
|
|
|
13 | 銷售談判心理學 |
1. 銷售技巧與心理學運用
2. 掌握顧客的心理
3. 增加說服的魅力
4. 談判的定義與內涵
5. 談判的特性與原則
6. 談判的模式
7. 分配式談判的程序與情境
8. 分配式談判的策略與因應策略
9. 整合式談判的概念與步驟
10. 整合式談判的成功因素 |
懂得利用心理學來洞悉顧客的心理,並且設計相對應的銷售策略,並且運用在商業談判上,洞悉對手的心態 |
講授
|
|
|
14 | 消費心理與行為 |
1. 學習消費行為的意義
2. EKB消費者行為模式
3. 消費個體的心理基礎
4. EKB模式第一階段─資訊投入
5. EKB模式第二階段─資訊處理
6. EKB模式第三階段─決策過程
7. 消費個體的心理基礎─知覺、動機、學習記憶、人格態度
8. 消費行為的人際互動影響與社會文化意涵 |
我們個人學習消費心理與行為的知識後,將能夠透視許多市場上的行銷手法,明辨各種促銷手法背後的意義,從中做出對自己最符合需求的選擇,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
講授
|
|
|
15 | 廣告心理學 |
1. 消費者行為與廣告
2. 對消費者的溝通活動
3. 廣告的勸服效果
4. 訊息“來源”的勸服效果─可信度、吸引力及被制裁的可能性
5. 訊息“內容呈現”的勸服效果─片面或正反並陳、訊息優先順序、情緒性訴求的使用、直接做出結論與否
6. 廣告代言人的勸服方式 |
傳播研究裡的勸服理論來看看廣告傳播的過程中,如何運用各種心理學的理論,增強廣告訊息改變目標顧客的認知心理與購買行為,達到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的結果。 |
講授
|
|
|
16 | 期末考週 |
期末考週 |
繳交期末報告 |
媒體教學 心得發表 個案研究
|
期末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