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文) 心理衛生與輔導(二) (英文) Mental Health And Counseling |
開課單位 | 通識教學組 | ||
課程代碼 | G4752 | ||||
授課教師 | 王威 | ||||
學分數 | 1.0 | 必/選修 | 選修 | 開課年級 | 大二 |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無 | |||||
課程概述與目標: 本課程以增進心理健康為目標,以多元角度探索人的認知、情緒與行為,並進一步瞭解現今常見的情緒與精神疾患,透過講授、演講、個案分享、影片賞析等形式,配合兩週一次的課程討論,增進同學心理健康、也進一步自我探索,強化對自身與他人情緒的感度,歡迎有興趣的的同學選修。 | |||||
教科書 | 自編教材 | ||||
參考教材 | 1.邱珍琬著,圖解個別諮商,五南,2019年5月。 2.林逸鑫著,圖解佛洛伊德與精神分析更新版,易博士出版社,2020年5月。 3.黃政昌著,心理評估:在諮商中的應用(二版),雙葉書廊,2020年8月。 3.Sandy Magnuson, Ken Norem著,陳增穎譯,諮商技巧精要:實務與運用指南,心理出版,2015年4月。 4.Clara E. Hill著,林美珠等譯,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第四版),學富文化,2017年2月。 5.Gerald Corey著,俢慧蘭等譯,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四版),雙葉書廊,2016年6月。 |
課程大綱 | 學生學習目標 | 單元學習活動 | 學習成效評量 | 備註 | ||
週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
1 | 課程說明 | 說明課程內容、評分標準、課程期待與討論 | 了解課程內容、評分標準、並願意試著表達自己的期待 |
|
2/23上課 | |
2 | 心理學如何看人(1) | 探討人的認知、情緒與行為 | 能從認知、情緒與行為來理解一個人 |
|
3/9上課 | |
3 | 心理學如何看人(2) | 觀察人的認知、情緒與行為如何交互影響 | 能夠試著描述一個人的認知、情緒與行為如何交互影響 |
|
3/23上課 | |
4 | 人際困難 | 探討人際困難的案例 | 了解人際困難的成因與影響 |
|
4/13上課 | |
5 | 親密關係 | 探討親密關係的相關議題 | 了解親密關係中的相關議題 |
|
4/27上課 | |
6 | 自我傷害與傷害他人 | 探討自傷與傷害他人的案例 | 了解自傷與傷害他人案例的成因與應對 |
|
5/11上課 | |
7 | 邊緣性人格 | 探討邊緣性人格的案例 | 了解邊緣性人格的行為與特性 |
|
5/25上課 | |
8 | 思覺失調症 | 探討思覺失調症的案例 | 了解思覺失調症的表現與特性 |
|
6/8上課 | |
9 | 情感性疾患 | 探討情感性疾患的案例 | 了解情感性疾患的類型、成因與特性 |
|
(視進度辦理) |
教學要點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