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文) 微生物學實驗(二) (英文)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
開課單位 | 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學系 | ||
課程代碼 | S2222 | ||||
授課教師 | 游吉陽 官宜靜 李糸秀鈴 | ||||
學分數 | 1.0 | 必/選修 | 選修 | 開課年級 | 大二 |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無 | |||||
課程概述與目標:1. 學習基礎的細菌生化檢測方法與應用 2. 學習水質的檢測分析 3. 學習噬菌體的培養與計數 4. 認識真菌型態與構造 | |||||
教科書 | 無 | ||||
參考教材 | 1. Microbiology a laboratory manual, James G. Cappuccino and Natalie Sherma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1998 2. Laboratory experiments in microbiology, Ted R. Johnson and Christine L. Case,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1998 |
課程大綱 | 學生學習目標 | 單元學習活動 | 學習成效評量 | 備註 | ||
週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
1 | 分組和整理實驗器材 | 1. 說明上課應注意事項和評量方式 2. 提醒實驗安全並珍惜實驗器材 3. 實驗分組 4. 整理實驗器材和打掃實驗室 |
1. 瞭解上課應注意事項和評量方式 2. 能注意實驗安全並珍惜器材 |
|
||
2 | 發酵和呼吸檢測 | 1. 葡萄糖發酵 2. 氧化酵素檢測 3. 催化酵素檢測 |
1. 學習檢測細菌的醣類發酵檢測 2. 學習運用細胞色素氧化酵素分辨不同的細菌族群 3. 檢定細菌產生催化酵素以分解過氧化氫的能力 |
|
|
|
3 | 蛋白質代謝 | 1.明膠的水解 2.石蕊乳檢測 |
1.學習檢定細菌水解明膠的能力 2.進行和解釋石蕊乳檢測 |
|
|
|
4 | 微生物胞外酵素活性檢測 | 1. 澱粉的水解 2. 脂肪的水解 3. 酪蛋白的水解 |
學習檢測細菌是否具有分泌胞外酵素分解澱粉、脂肪和酪蛋白的能力 |
|
|
|
5 | 複習和整理 | 1. 複習先前實驗內容 2. 整理實驗器材 |
1. 確實瞭解先前實驗的操作和原理 2. 學習器材的整理和維護 |
|
||
6 | 使用電腦輔助的多重測試微系統鑑定腸內菌 | 使用電腦輔助的多重測試微系統鑑定腸內菌 | 學習運用電腦輔助的多重試驗微系統鑑定腸內菌 |
|
|
|
7 | 複習和整理 | 1. 複習先前實驗內容 2. 整理實驗器材 |
1. 確實瞭解先前實驗的操作和原理 2. 學習器材的整理和維護 |
|
||
8 | 期中總複習 | 期中總複習 | 期中總複習 | |||
9 | 期中考 | 期中考 | 期中考 | |||
10 | 水質檢測(一) | 水質分析: 1. 推定試驗 | 1. 瞭解水質的分析檢測和判別標準 2. 學習如何進行假定試驗 |
|
||
11 | 水質檢測(二) | 水質分析: 2. 確定試驗; 3. 完成試驗 | 1. 完成水質分析的檢測 2. 學習操作確認試驗和完成試驗 |
|
|
|
12 | 噬菌體 | 噬菌體的分離和計數 | 1. 學習噬菌體的培養和分離 2. 學習如何定量噬菌體 |
|
|
|
13 | 複習和整理 | 1. 複習先前實驗內容 2. 整理實驗器材 |
1. 確實瞭解先前實驗的操作和原理 2. 學習器材的整理和維護 |
|
||
14 | 真菌(一) | 1. 根黴(Rhizopus) 2. 酵母菌 3. 粉色麵包黴菌(Neurospora crassa) |
認識真菌的外型特徵和構造 |
|
|
|
15 | 真菌(二) | 1. 麴黴菌(Aspergillus) 2. 青黴菌(Penicillium) 3. 鐮孢菌(Fusarium) |
認識真菌的外型特徵和構造 |
|
|
|
16 | 總整理 | 清點和整理菌株、試劑和器材 | 清點和整理菌株、試劑和器材 | |||
17 | 期末考(一) | 期末考 | 期末考 | |||
18 | 期末考(二) | 期末考 | 期末考 |
|
教學要點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