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文) 應用植物生理 (英文) Applied Plant Physiology |
開課單位 | 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學系 | ||
課程代碼 | S4650 | ||||
授課教師 | 何錦玟 | ||||
學分數 | 3.0 | 必/選修 | 選修 | 開課年級 | 大四 |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 |||||
課程概述與目標:應用植物生理學課程,包含植物光合作用、植物營養、內生性與合成植物調節劑及生長與發育的調控等介紹,並藉由實作及參訪等單元,增加課程多樣性,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 |||||
教科書 | |||||
參考教材 | 徐善德,廖玉琬 編譯 2013 植物生理學第四版 偉明圖書有限公司 Hartmann, H. T. et al., 2011, Plant propagation. 8 th. ed. Prentice Hall Intl., Inc. |
課程大綱 | 學生學習目標 | 單元學習活動 | 學習成效評量 | 備註 | ||
週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
1 | 課程簡介 | 1.課程介紹 2.上課規範及成績計算標準 3.實作分組 |
了解課程學習目的,上課規範及成績計算,討論實作分組. |
|
||
2 | 植物與水份關係 | 水特性與蒸散作用 | 水特性與蒸散作用 |
|
||
3 | 植物與無機養分 | 1.必須營養元素 2.養液栽培 |
了解植物營養需求必須元素與有益元素及養液栽培方式 |
|
||
4 | 光合作用(一) | 1.光受體 2.光合電子傳遞 |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機制 |
|
||
5 | 光合作用(二) | 1.光合碳還原循環 2.C3、C4及CAM植物 |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機制 |
|
||
6 | 植物生長與發育 | 1.生長、分化與發育 2.莖、葉及根發育 |
了解生長、分化與發育定義及植物型態發生 |
|
||
7 | 內生性及合成植物調節劑(一) | 1.植物荷爾蒙種類 2.植物調節劑與發育控制 |
內生性及合成植物調節劑種類與發育控制相關性 |
|
||
8 | 內生性及合成植物調節劑(二) | 1.植物荷爾蒙種類 2.植物調節劑與發育控制 |
內生性及合成植物調節劑種類與發育控制相關性 |
|
||
9 | 期中考 | 筆試 | 檢測學習效率 |
|
||
10 | 實作(一) | 1打破種子休眠方法 2.種子盆栽 |
學習打破種子休眠處理方法及製作種子盆栽 |
|
|
|
11 | 植物無性繁殖 | 1.分芽、扦插及嫁接等介紹 2.植物組織培養 |
學習各種植物無性繁殖原理與方式 |
|
||
12 | 實作(二) | 1.枝條扦插試驗 2.葉插試驗 |
提供植物材料,學習無性繁殖技術. |
|
|
|
13 | 實作(三) | 1.植物組織培養實驗 | 學習無菌操作技術 |
|
|
|
14 | 植物基因轉殖 | 1.植物基因轉殖 | 植物基因轉殖方式 |
|
||
15 | 光型態發生與光週期 | 1.光敏素 2.植物對UV光之反應 3.長日、短日及中性日照植物 |
了解光敏素種類與型態發生相關性及光逆境反應機制 長日、短日及中性日照植物 |
|
||
16 | 逆境生理 | 1.生物性逆境 2.非生物性逆境 |
植物逆境反應機制 |
|
||
17 | 植物次級產物 | 介紹植物次級產物種類 | 認識植物次級產物種類 |
|
||
18 | 期末考 | 報告 | 實作結果報告 |
|
教學要點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