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文) 英雄旅程 (英文) |
開課單位 | 媒體設計學系 | ||
課程代碼 | V1480 | ||||
授課教師 | 陳淑敏 | ||||
學分數 | 1.0 | 必/選修 | 選修 | 開課年級 | 大四 |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 |||||
課程概述與目標:作為媒體設計學系的學習者,面對多元多樣的工具設計和運用背後,我們的心靈、想像、情節、觀察、體驗等,是否打造了特別豐富、獨到且美妙的嶄新可能,以及是能否致勝或突出於眾多媒體創作、商品或物件的競逐呢?這一切的核心命題都指向了,做為媒體設計學系的學習者,我們的眼光、思緒或創作,我們呈現的是攸關怎樣的故事,以能夠呼應和連結至大眾的真實生活和感受。 從小到大,聽過和看過無數故事的我們,也要變成寫故事、說故事、編故事、蒐集故事和展現故事的人,這是一種不一樣的能力和經驗。基於此,說故事的能力對於當前設計、科技、商業、產業、媒體內容等,甚至是管理、教育、業務等各領域,都是極重要的能力。故事有千萬種面貌,但實際上都是一場獨一無二的旅程,是起源於人心深處,持續存在且影響深遠的元素。我們撰寫、描繪或編織的故事,該如何透過文字表現,讓故事華麗變身、打動人心,讓讀者也能感同身受、徜徉在我們的設計、文案和影像中,是需要諸多技巧與訓練。 我們的課程將透過多元的故事敘說、故事理論和創作經驗分享,結合相關故事創作的方法和技巧,以協助創作建立條理清晰的思路,發展主動進行故事創作和分享的知能以及鑑賞故事價值的素養。 透過微型課程(18小時)的學習規劃,促進大四和大三學生在發展專題或主題故事文本過程中,相關故事創作和文本之理解與應用。如果是大四學生已經設定好專題主題和形式,歡迎針對自己組別的故事發展結構與內容之需求,在課程中進行故事文本發展與修訂。如果是大三學生,希望比較緊湊的時間內,學會有關故事結構和情節的知識與能力者,也歡迎參加本課程。 考量大四學生的發展進度和大三學生的課業負擔,我們規劃於九月份將主要的課程內容上完(每次三至四小時),其他課程則作為與Amy老師面對面研討和故事作品的發展時間(規劃至十月底或十一月初進行期末成果發表和繳交)。 | |||||
教科書 | |||||
參考教材 |
課程大綱 | 學生學習目標 | 單元學習活動 | 學習成效評量 | 備註 | ||
週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
1 | 第一單元(2小時) | 1. 故事是什麼? 2. 故事的技巧與情節 |
1. 說明與介紹故事的基本概念 2. 完整故事的核心構成 3. 怎樣讓故事變得好看 |
|
9/7 | |
2 | 第二至三單元(3小時) | 1. 故事座標與差異知悉 2. 對話與對白專題(主題) *專題(主題)故事大綱研擬與對焦 *專題(主題)故事角色類型、功能與分析 |
1. 故事表現架構與手法有哪些? 2. 怎麼決定用第幾人稱或哪個主角的視角來說故事? 3. 對白是指說話嗎?對白愈多愈好嗎? 4. 對白的功能是什麼? 5. 情節與對白設計原則、對白編寫練習 |
|
9/14 | |
3 | 第四至五單元(3小時) | 1. 角色類型介紹 2. 角色迴圈與原型 3. 角色人物情感營造的設計和敘寫 4. 認識英雄十二個旅程(上) *專題(主題)故事角色類型、功能與分析 |
1. 自傳體是好選擇嗎? 2. 故事人物的原型和設計 3. 不同的角色型態特質與作用 4. 認識場景的敘寫手法 5. 故事結構的主題、人物和場景時空設計 6. 英雄的十二個旅程(上) |
|
9/21 | |
4 | 第六至七單元(3小時) | 1. 認識英雄十二個旅程(下) 2. 十二個旅程的理論印證 *專題(主題)故事與英雄旅程的對應與書寫 |
1. 認識英雄十二個旅程(下) 2. 鐵達尼號影片評析 |
|
9/28 | |
5 | 第八單元(3小時) | *專題(主題)故事與英雄旅程的深入與修訂 | 1. 創作故事主題初步架構規劃與分析 2. 專題(主題)故事文本架構與主題研討 |
|
10/5 | |
6 | 彈性時段 | 個人或小組研討(1-2小時) | 個人或小組研討(1-2小時) |
|
||
7 | 第九單元(3小時) | *專題(主題)故事與英雄旅程的評估與回饋 | *故事創作成果發表與回饋 |
|
|
10/12 |
教學要點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