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Syllabus |
學生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單元學習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
學習成效評量 Evaluation |
備註 Notes |
序 No. | 單元主題 Unit topic |
內容綱要 Content summary |
1 | 設計概論、課程導讀、課程要求與期待 |
設計概論、課程導讀、課程要求與期待 |
設計概論、課程導讀、課程要求與期待 |
|
|
|
2 | 1 設計類別介紹 2 各種類別的形式與內容介紹 |
1 設計類別介紹 2 各種類別的形式與內容介紹 |
1 設計類別介紹 2 各種類別的形式與內容介紹 |
|
作業
|
|
3 | 設計史簡介: 包浩斯前奏曲 -- 現代主義設計 作業一:現代主義風格自我介紹 |
設計史簡介: 包浩斯前奏曲 -- 現代主義設計 作業一:現代主義風格自我介紹 |
設計史簡介: 包浩斯前奏曲 -- 現代主義設計 作業一:現代主義風格自我介紹 |
|
作業
|
作業一:現代主義風格自我介紹 |
4 | 設計史簡介: 包浩斯的命運與影響 -- 後現代主義設計 作業二:後現代主義風格自我介紹 |
設計史簡介: 包浩斯的命運與影響 -- 後現代主義設計 |
設計史簡介: 包浩斯的命運與影響 -- 後現代主義設計 |
|
作業
|
作業二:後現代主義風格自我介紹 |
5 | 設計方法:1 設計程序 2設計的創意思考 (目的與因素) 3 構想發展方法: 垂直思考法與水平思考法 |
設計方法:1 設計程序 2設計的創意思考 (目的與因素) 3 構想發展方法: 垂直思考法與水平思考法 |
設計方法:1 設計程序 2設計的創意思考 (目的與因素) 3 構想發展方法: 垂直思考法與水平思考法 |
|
|
|
6 | 設計因素:問題與解答 作業三:問題x3解答x3 |
設計因素:問題與解答 |
設計因素:問題與解答 |
|
作業
|
作業三:問題x3解答x3 |
7 | 視覺構成與媒材特性 期中作業四:問題解決方案設計(表板) |
視覺構成與媒材特性 |
視覺構成與媒材特性 |
|
作業
|
期中作業四:問題解決方案設計(表板) |
8 | 期中考 |
期中考 |
期中考 |
|
期中考
|
|
9 | 素材收集,整理與發展 (觀察,閱讀與紀錄) 週記介紹 共收集三個創意,但只分析其中一個 |
素材收集,整理與發展 (觀察,閱讀與紀錄) 週記介紹 共收集三個創意,但只分析其中一個 |
素材收集,整理與發展 (觀察,閱讀與紀錄) 週記介紹 共收集三個創意,但只分析其中一個 |
|
|
|
10 | 構想發展方法練習 作業五:創意週記 |
構想發展方法練習 |
構想發展方法練習 |
|
作業
|
作業五:創意週記 |
11 | 拿手媒材發表 |
拿手媒材發表 |
拿手媒材發表 |
|
|
|
12 | 平面造型:公共場合標誌造形練習 (Grid 編排與加上色彩) 作業六:標誌設計練習 |
平面造型:公共場合標誌造形練習 (Grid 編排與加上色彩) |
平面造型:公共場合標誌造形練習 (Grid 編排與加上色彩) |
|
作業
|
作業六:標誌設計練習 |
13 | 平面立體造型:各種立體結構的剖面分解與立體練習 (加上色彩) |
平面立體造型:各種立體結構的剖面分解與立體練習 (加上色彩) |
平面立體造型:各種立體結構的剖面分解與立體練習 (加上色彩) |
|
|
|
14 | 立體造型:紙立體結構平面配置練習 (64個以上的單體黏合成新造型) 作業七:立體結構設計練習 |
立體造型:紙立體結構平面配置練習 (64個以上的單體黏合成新造型) |
立體造型:紙立體結構平面配置練習 (64個以上的單體黏合成新造型) |
|
作業
|
作業七:立體結構設計練習 |
15 | 期末作業(一)平面立體造型:安全帽立體結構的剖面分解與立體練習 |
期末作業(一)平面立體造型:安全帽立體結構的剖面分解與立體練習 |
期末作業(一)平面立體造型:安全帽立體結構的剖面分解與立體練習 |
|
|
|
16 | 期末作業(一)平面立體造型:安全帽表面設計練習 (加上色彩) |
期末作業(一)平面立體造型:安全帽表面設計練習 (加上色彩) |
期末作業(一)平面立體造型:安全帽表面設計練習 (加上色彩) |
|
|
|
17 | 學期作業(二)整理平面表板A0大小繳交 (作品翻拍成電子檔,附創作理念與製作過程) |
學期作業(二)整理平面表板A0大小繳交 (作品翻拍成電子檔,附創作理念與製作過程) |
學期作業(二)整理平面表板A0大小繳交 (作品翻拍成電子檔,附創作理念與製作過程) |
|
期末考
|
|
18 | 期末考 |
期末考 |
期末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