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大綱 Syllabus |
學生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
單元學習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
學習成效評量 Evaluation |
備註 Notes |
序 No. | 單元主題 Unit topic |
內容綱要 Content summary |
| 1 | 課程簡介 |
課程規劃
上課規範 |
課程大綱、教學目標、作業說明、上課規範、設計基礎導論 |
講授
|
|
|
| 2 | 造型導論、基礎美的概念原則-點構成原理 |
造型導論
點線面與美的形式原則-點 |
1.造形的意義、造形要素、形態的本質。
2.實點的線化及面化、虛點、實點與虛點構成。
3.美的形式:反覆、漸變、對稱、平衡、律動、統一。 |
講授
|
作業
|
5%(作業1):式樣化與點的美感應用
(預計第2週發佈、第3週繳交) |
| 3 | 基礎美的概念原則-線構成原理 |
格式塔心理學
點線面與美的形式原則-線 |
1.格式塔心理學。
2.線形的面化、粗細線的構成、線濃淡的構成、線的疏密構成、消極的線、虛線的構成。 |
講授
|
作業
|
10%(作業2)1:生活中的線(實作)
(預計第3週發佈、第4週繳交) |
| 4 | 遇到國定假日,停課乙次 |
遇到國定假日,停課乙次 |
遇到國定假日,停課乙次 |
|
|
|
| 5 | 遇到國定假日,停課乙次 |
遇到國定假日,停課乙次 |
遇到國定假日,停課乙次 |
|
|
|
| 6 | 基礎美的概念原則-面構成原理 |
基礎美的概念原則-面構成原理
圖地反轉
重疊 |
1.面的基礎造型繪圖法
2.圖形與背景、圖地反轉的構成
3.重疊構成 |
講授
|
作業
|
10%(作業3):點線面綜合構成
(預計第6週發佈、第8週繳交) |
| 7 | 立體、媒材、空間尺度 |
立體構成、媒材、空間尺度應用 |
立體關係、媒介、空間尺度關係 |
講授
|
|
|
| 8 | 形式練習 |
拍照與發表形式練習
期中專案進度討論 |
拍照與發表形式練習
期中專案進度討論 |
討論
|
|
拍攝作品、上台說明、作品拍照、口頭發表 |
| 9 | 自畫像創作 |
期中自畫像發表
自畫像作品與論述創作理念 |
能使用點、線、面與設計基本形式完成作品 |
實作 心得發表
|
期中考
|
25%(期中考)
(預計第1週發佈、第9週繳交) |
| 10 | 打造經典傳統的作品 |
設計史、藝術史
期末作業公告 |
設計史、藝術史空間、材料、各種尺寸、媒材的使用 |
講授
|
|
10%(作業4):期末提案
(預計第10週發佈、第11週繳交) |
| 11 | 期末專案提案 |
期末初步提案-6案 |
同學期末初步提案
120min發表:提案發想6案、6案設計草圖
,與提案場所連結之主題性、故事性、符號元素、色彩等設計研究(本班同學)。 |
個案研究
|
作業
|
設計草圖、概念說明(主題性與符號性)。 |
| 12 | 期末專案進階設計 |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進階製作討論 |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
(30min授課:材料;
70min討論:初步提案繪製與紙模(6案選1案,延伸3版)) |
討論
|
|
試作(A4*3發表) |
| 13 | 期末專案精修討論 |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製作討論 |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
(120min討論:第1版(1案修改)與2件其他物件初步規劃 ) |
討論
|
|
試作與系列物件延伸思考(輸出A3) |
| 14 | 期末專案輸出討論 |
期末專案輸出前討論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 |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
(120min討論:第2版(整體送印前預計樣子) ) |
討論
|
|
數位輸出、定稿練習、材質選擇(輸出A3) |
| 15 | 發表形式練習 |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
作品於場域拍照
(攜帶期末作品至主題場域拍照 ) |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
(30min授課:拍照與發表形式練習;70min討論:查看同學情況與建議 ) |
討論 實作
|
|
作品與景物拍攝相關技巧 |
| 16 | 期末考 |
期末成果發表
1.袋子設計印刷出成品(尺寸不得小於A4大小)
2.小物件設計至少2件印出
3.說明展板A3+立架 ) |
期末成果發表與展示(120minA、B班同學共同發表) |
|
期末考
|
25%期末專案
(預計第10週發佈、第16週繳交) |
| 17 | 期末展期末心得報告 |
參加期末展後填寫心得 |
參加期末展,並寫心得
1.喜歡設計基礎課哪一位同學作品為何。
2.期末展覽的照片。 |
心得發表
|
其他評量-
|
5%其他評量:期末展期末心得報告 |
| 18 | 期末作品集 |
期末作品集 |
期末作品集繳交
1.將本學期作業製作成一本電子作品集 |
實作
|
其他評量-
|
10%其他評量(將本學期作品製作為作品集繳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