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表 (114學年度 第1學期)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勿使用非法影印教科書,避免觸法。
課程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 設計基礎
(英文) Basic Design
開課單位
Departments
媒體設計學系
課程代碼
Course No.
V2200C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王韶均
學分數
Credit
2.0 必/選修
core required/optional
必修 開課年級
Level
大一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Course Pre-requisites):無
課程概述與目標(Course Overview and Goals):1. 透過本課程內容幫助學生瞭解造型基礎視覺元素與設計的關係,熟悉設計的基本知識與概念,建立造型美學原理的基礎認知。
2. 透過本課程單元實作練習,建立學生由平面構成進而到立體構成間的造型創造力,使學生建立基礎設計工具的使用力,培養其設計材質應用與構成之能力。
教科書(Textbook) 自訂教材
參考教材(Reference)
課程大綱 Syllabus 學生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單元學習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學習成效評量
Evaluation
備註
Notes

No.
單元主題
Unit topic
內容綱要
Content summary
1 課程簡介 課程規劃
上課規範
課程大綱、教學目標、作業說明、上課規範 講授
 
2 基礎美的概念原則-點構成原理 點線面與美的形式原則-點 造形的意義
造形要素
形態的本質
實點的線化及面化
虛點
實點與虛點構成
講授
作業
 
3 基礎美的概念原則-線構成原理 點線面與美的形式原則-線
線的構成
格式塔心理學
線形的面化
粗細線的構成
線濃淡的構成
線的疏密構成
消極的線
虛線的構成
重疊構成
講授
作業
 
4 遇到國定假日,停課乙次 遇到國定假日,停課乙次 遇到國定假日,停課乙次  
5 遇到國定假日,停課乙次 遇到國定假日,停課乙次 遇到國定假日,停課乙次  
6 基礎美的概念原則-面構成原理 點線面與美的形式原則-面
面的構成
面的基礎造型繪圖法
圖形與背景
圖地反轉的構成
重疊構成
講授
作業
 
7 立體、媒材、空間尺度 立體構成、媒材、空間尺度應用 立體關係、媒介、空間尺度關係 講授
 
8 形式練習 拍照與發表形式練習
期中專案進度討論
拍照與發表形式練習
期中專案進度討論
討論
 
9 期中考-實體造型的創作 期中作品發表-自畫像 期中作品發表-自畫像 期中考
 
10 打造經典傳統的作品 設計史、藝術史
期末作業公告
設計史、藝術史空間、材料、各種尺寸、媒材的使用 講授
 
11 自我風格的展現 期末初步提案 同學期末初步提案 個案研究
作業
 
12 自我風格的展現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製作討論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 討論
 
13 自我風格的展現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製作討論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 討論
 
14 自我風格的展現 期末作業輸出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 討論
 
15 自我風格的展現 拍照與發表形式練習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
期末專案進度討論 討論
 
16 期末考 期末成果發表 期末成果發表 期末考
 
17 期末展期末報告 期末展期末報告 期末展期末報告 實作
其他評量-
 
18 期末作品集 期末作品集 期末作品集 實作
其他評量-
 


教學要點概述:
1.自編教材 Handout by Instructor:
■ 1-1.簡報 Slids
□ 1-2.影音教材 Videos
■ 1-3.教具 Teaching Aids
□ 1-4.教科書 Textbook
■ 1-5.其他 Other
■ 2.自編評量工具/量表 Educational Assessment
□ 3.教科書作者提供 Textbook

成績考核 Performance Evaluation: 期末考:25%   期中考:25%   其他評量:15%   作業:35%  

教學資源(Teaching Resources):
□ 教材電子檔(Soft Copy of the Handout or the Textbook)
□ 課程網站(Website)
扣考規定:https://curri.ttu.edu.tw/p/412-1033-1254.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