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文) 儲能原理與技術 (英文) |
開課單位 | 材料工程研究所 | ||
課程代碼 | X6190 | ||||
授課教師 | 胡毅 阮明利 | ||||
學分數 | 3.0 | 必/選修 | 選修 | 開課年級 | 研究所 |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基本熱力學 | |||||
課程概述與目標: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Of Energy Storage 介紹目前已有及發展中之儲能技術,增進同學對當前儲能科技全面性之了解,培養同學對不同環境下選擇儲能技術之能力。 | |||||
教科書 | Energy Storage -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Edited by Ahmed Faheem Zobaa, InTech, Chapters published January 23, 2013, ISBN 978-953-51-0951-8 | ||||
參考教材 |
課程大綱 | 學生學習目標 | 單元學習活動 | 學習成效評量 | 備註 | ||
週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
1 | 3/6(三)前言 | 各種儲能科技介紹及其可行性分析 | 對各種儲能科技有初步認識 |
|
||
2 | 3/13電化學能儲存(1) | 各型二次電池介紹 | 認識各種二次電池及其優劣 |
|
||
3 | 3/20電化學能儲存(2) | 鋰離子二次電池之工作原理 | 認識鋰離子電池 |
|
||
4 | 3/27電化學能儲存(3) | 離子二次電池在儲能上之應用 | 認識鋰離子二次電池 |
|
||
5 | 電化學能儲存(4) | 鋰離子二次電池相關材料 | 4/3放假 |
|
|
|
6 | 電化學能儲存(5) | 鋰離子二次電池應用 | 同上 |
|
|
|
7 | 電化學能儲存(6) | 下世代鋰離子電池及後鋰離子電池 | 同上 |
|
|
|
8 | 電能儲能 | 電容及超電容儲能 | 了解各種電容儲能 |
|
||
9 | 期中考 | 4/16~4/20 期中考周期中評量 | 複習及檢討學習成效 |
|
||
10 | 氫能儲存及燃料電池(1) | 氫氣製造及儲存 | 認識氫氣之來源及製造儲存技術 |
|
||
11 | 氫能儲存及燃料電池(2) | 燃料電池 | 認識燃料電池之發展及種類 |
|
||
12 | 氫能儲存及燃料電池(3) | 燃料電池 | 認識各種燃料電池之優劣及發展 |
|
||
13 | 氫能儲存及燃料電池(4) | 燃料電池 | 燃料電池之應用及安全測試、法規 |
|
|
|
14 | 機械能儲存 | 飛輪、壓縮空氣之儲機械能 | 認識機械能儲存之原理與應用 |
|
||
15 | 熱能及電磁能 | 熱能及電磁轉換儲能 | 認識熱能及電磁轉換儲能 |
|
||
16 | 化學能儲能 | 可逆化學反應儲能法 | 認識化學反應儲能方法 |
|
|
|
17 | 期末考 | 期末評量 | 期末評量 |
|
教學要點概述: |
核心能力 | 期末考 | 期中考 | 其他評量 | 報告 | ||
核心能力一 | 機械與材料相關領域之專業知識 | 2/10 | 1 | 1 | 1 | 1 |
核心能力四 | 創新思考及獨立解決問題之能力 | 2/10 | 2 | 2 | 2 | 2 |
核心能力五 | 與不同領域人員協調整合之能力 | 2/10 | 2 | 2 | 2 | 2 |
核心能力六 | 良好的國際觀 | 1/10 | 2 | 2 | 2 | 2 |
核心能力七 | 領導、管理及規劃之能力 | 1/10 | 2 | 2 | 2 | 2 |
核心能力八 | 終身自我學習成長之能力 | 1/10 | 1 | 1 |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