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表 (114學年度 第1學期)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勿使用非法影印教科書,避免觸法。
課程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 設計總整
(英文) Design Capstone
開課單位
Departments
通識教學組
課程代碼
Course No.
Y3030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涂永祥
學分數
Credit
2.0 必/選修
core required/optional
選修 開課年級
Level
大三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Course Pre-requisites):
課程概述與目標(Course Overview and Goals):跨領域學程於大二完成專業課程後透過本capstone課程,總整其專業於創新上的應用,透過討論目前社會創新議題,與其他同學共同完成一創新解決方案。
教科書(Textbook) 1.設計思考工具箱:50種策略應用大解析,建構邏輯思維,打造貼近顧客需求的商業模式
https://www.airitibooks.com/Detail/Detail?PublicationID=P20220314029&DetailSourceType=0
參考教材(Reference) 1.楊朝陽, & 傅翊棋. (2022). 創新概念混成-逐步設計思考. 台北: 大同大學.
2.Guaman-Quintanilla, S., Alcivar, I., Caicedo, G., Everaert, P., & Chiluiza, K. (2025). How to set up a formal Design Thinking course that works? A practical guide for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s,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56, 101759.
圖書館電子書(E-book of the Library) 1.設計思考工具箱:50種策略應用大解析,建構邏輯思維,打造貼近顧客需求的商業模式
https://www.airitibooks.com/Detail/Detail?PublicationID=P20220314029&DetailSourceType=0
2.關懷的設計:設計倫理思考與實踐
https://www.airitibooks.com/Detail/Detail?PublicationID=P20160806032&DetailSourceType=0
3.SDGs與台灣教育場域實踐
https://www.airitibooks.com/Detail/Detail?PublicationID=P20230925418&DetailSourceType=0
課程大綱 Syllabus 學生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單元學習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學習成效評量
Evaluation
備註
Notes

No.
單元主題
Unit topic
內容綱要
Content summary
1 課程簡介 跨域學生專長磨合 挑戰活動-跨領域合作心
態講述
講授
角色演練
組成_課程群組  
2 創新案例討論 團隊分組
主題探索
1.團隊分組媒合完成
2.討論競賽得獎作品
3.初步決定專案主題
討論
講授
建立_雲端討論會機制  
3 瞭解 設計產品時,先建立問題,盡可能瞭解使用者的真正需求,讓客戶針對問題達成共識。 學習工具➡介紹問題聲明、設計原則、同理訪談、探索式訪談,幫助團隊充分且正確的瞭解問題。 演講
講授
 
4 同理訪談 確認團隊瞭解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團隊針對問題內涵達成共識。 實施工具➡介紹問題聲明、設計原則、同理訪談、探索式訪談,幫助團隊充分且正確的瞭解問題。 個案研究
作業
同理訪談_發表會  
5 觀察 確定問題後,觀察可以幫助我們收集和記錄相關見解與想法,進一步挖掘使用者的需求來啟動創新。 團隊進行場域調查
應用工具➡介紹角色和使用者檔案、同儕觀察和趨勢分析⋯⋯,以瞭解使用者的需求。
角色演練
 
6 定義觀點 問題分析到了最後,為幫助釐清設計觀點,需要將所得到的資訊做拆解與整合,形成團隊自己的設計觀點。 應用工具➡利用說故事、情境圖、定義成功和關鍵要素分析圖等技巧,整理出團隊的看法和觀點。 實作
探索體驗
作業
同理心圖_顧客情境圖_報告書  
7 發想 延續上一階段的方向,與團隊一同進行腦力激盪、發揮創意,發想出可行的方案以解決問題。 應用工具➡包括腦力激盪、2x2矩陣、點投票和6–3–5 方法⋯⋯,促使團隊儘量提出多個想法。 實作
個案研究
 
8 設計構圖 透過團隊的討論後, 將初步方案展開, 以圖面表現。 運用設計概念的圖面表現方法, 提出設計方案。 實作
媒體教學
期中考
設計圖面_發表會  
9 設計修正 採取分組討論會, 將方案落實. r進行分組討論會, 將方案落實. 實作
個別或小組指導
 
10 原型產生 將前面抽象的想法具體落實,深入且快速地瞭解此構想的優缺點,並確認團隊內部想法是否一致,這個階段的目標是建立原型。 應用工具➡包括常用的原型種類、測試用原型、服務藍圖和最簡可行產品等方法,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一步步呈現先前挑選的想法。 實作
角色演練
作業
原型建構計畫_報告書  
11 原型實作(一) 運用工廠器具,逐步呈現成果。 運用工廠器具,逐步呈現成果。 上機實習
 
12 原型實作(二) 運用工廠器具,逐步呈現成果。 運用工廠器具,逐步呈現成果。 上機實習
 
13 原型測試 將上一階段原型,透過情境模擬實際測試,重新檢視團隊設計出的原型是否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並從中觀察使用者的使用狀況和反饋,藉此重新定義需求或修正原型。 應用工具➡包含測試報告、反饋彙整方塊、精準提問,藉此協助團隊決定改良,或放棄目前的原型。 角色演練
個別或小組指導
作業
原型測試_發表會  
14 原型修正 原型細部製作, 或修正原型. 原型細部製作, 或修正原型. 個別或小組指導
 
15 競賽版面製作 競賽版面製作 競賽版面製作 實作
個別或小組指導
 
16 發表與回顧 最後,以發表會的形式,團隊成員一起回顧前面的設計思考流程,包括團隊合作和思考模式等,從反思學習的過程獲得成長。 應用工具➡包含「我喜歡、我希望、我想知道」、準備推銷簡報和學到的教訓等,有助於回顧與記錄專案內容及後續發展。 討論
心得發表
期末考
設計成果_報告書_PPT發表會  
彈性教學週活動規劃

No.
實施期間
Period
實施方式
Content
教學說明
Teaching instructions
彈性教學評量方式
Evaluation
備註
Notes
1 起:2025-12-29 迄:2026-01-11 3.實作 Practical class 整理: 學期專題成果_參加競賽 繳交: 競賽報告


教學要點概述:
1.自編教材 Handout by Instructor:
■ 1-1.簡報 Slids
□ 1-2.影音教材 Videos
□ 1-3.教具 Teaching Aids
■ 1-4.教科書 Textbook
□ 1-5.其他 Other
□ 2.自編評量工具/量表 Educational Assessment
□ 3.教科書作者提供 Textbook

成績考核 Performance Evaluation: 期末考:30%   期中考:30%   彈性教學:10%   作業:30%  

教學資源(Teaching Resources):
□ 教材電子檔(Soft Copy of the Handout or the Textbook)
□ 課程網站(Website)
扣考規定:https://curri.ttu.edu.tw/p/412-1033-1254.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