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文) 國語文能力表達(一) (英文) Ability Of Expressing In Spoken And Written Chinese |
開課單位 | 通識教育 | ||
課程代碼 | G1431L | ||||
授課教師 | 紀俊龍 | ||||
學分數 | 2.0 | 必/選修 | 必修 | 開課年級 | 大一 |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無 | |||||
課程概述與目標: 本課程希望透過語文聽說讀寫之訓練,提昇學生語文的應用能力,藉由思考訓練、寫作技巧、篇章討論、說話藝術、自我介紹、履歷自傳書寫、分析文章優劣、創意文案、摘要書寫、實際應用等主題之設計,讓學生在課堂修習之時,除了提昇修課學生語文運用能力之餘,更期許得以加強修課同學口語表達之準確度,與閱讀文字的敏感度。 | |||||
教科書 | 自編講義 | ||||
參考教材 | 廖玉蕙,《文字編織:讓寫作變容易的六章策略》,(臺北:三民,2007) 廖玉蕙《文字編織》,三民書局,2007年。 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編《大同之道,通識之境》大同大學,2009 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編《走讀中山北路》大同大學,2010 余美玲等《大學國文魔法書》(增訂本) ,聯經,2010年 張高評《實用中文學講義》,三民圖書公司,2013年。 孫永忠《應用文》,洪葉出版社,20008年 蔡康永《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如何出版社,2010年 李申一《能動能靜的50套簡報設計技巧》,博碩,2008年 Jedi《簡報原力:邁向完美簡報的十堂必修課》,碁峰,2011年 |
課程大綱 | 學生學習目標 | 單元學習活動 | 學習成效評量 | 備註 | ||
週 | 單元主題 | 內容綱要 | ||||
1 | 課程說明 | 課程綱要、授課方式說明與規範、深度討論精神說明 | 能了解課設計與實施之目的與方式 |
|
||
2 | 閱讀與思考—自我敘事 | 自我理解:道德兩難困境 從兩難選擇瞭解自我 |
能使學生理解道德判斷之自我原則 |
|
||
3 | 停課乙週 | 中秋節停課乙週 | 中秋節停課乙週 | |||
4 | 閱讀與思考—自我敘事 | 自我理解:道德兩難困境 從兩難選擇瞭解自我 |
能使學生理解道德判斷之自我原則 |
|
|
道德情境作業 |
5 | 閱讀與思考 —精確表達 | 自己的筆記,自己做 〈由你玩四年的大學〉 |
能使學習者掌握學習筆記之原則,並提升學習技巧以增進效能 |
|
|
閱讀反思單 |
6 | 閱讀與寫作 —多元構思 | 學習心得/專業報告如何撰寫? | 能使學習者掌握報告撰寫原則 |
|
||
7 | 閱讀與寫作 —多元構思 | 自我追尋:差異族群之自我剖析 閱讀與討論描述「差異群體」之文本(視障者、多元性別者) 能強化學習 |
者的閱讀反思、溝通表達能力 |
|
|
深度討論單 |
8 | 閱讀與寫作 —多元構思 | 地方關懷:我身處何處? 莊永明〈中山北路前段風情錄〉閱讀討論 |
能使學生了解學校周邊之人文歷史並發掘實際問題 |
|
|
經典閱讀心得 |
9 | 期中考 | 語文檢測集中考試 | 基本語文能力測驗 |
|
|
|
10 | 閱讀與寫作 —多元構思 | 簡報,聽我說 | 能使學習者了解簡報製作之初步原則 |
|
||
11 | 閱讀與寫作 —多元構思 | 地景閱讀與寫作 參訪並體驗大同大學周遭之文化資產 |
能增進學習者對於校園週邊文化資產之了解與實際體驗 |
|
||
12 | 閱讀與寫作—多元構思 | 人人都是文案高手 | 能促進學習者創意表達的能力 |
|
|
文案練習 |
13 | 閱讀與寫作 —多元構思 | 中山北路(牛埔)海報發表(視障者在牛埔) | 能學習實際發表之口語表達能力 |
|
|
發表海報 |
14 | 閱讀與分析—創意分析 | 社會現象觀察省思:校園霸凌廖玉蕙〈如果記憶像風〉閱讀討論 (深度討論) |
能強化學習者的閱讀反思、溝通表達能力 |
|
|
深度討論單 |
15 | 閱讀與分析—創意分析 | 社會現象觀察省思:高齡人生張輝誠〈洗澡〉閱讀討論 (深度討論) |
能強化學習者的閱讀反思、溝通表達能力 |
|
|
深度討論單 |
16 | 閱讀與分析—創意分析 | 講授說明日常生活中對於語文表達之使用謬誤 | 能使學習者明瞭並修正自己在語文表達上之謬誤 |
|
||
17 | 閱讀與整合 | 期末隨堂測驗 | 能使學生表現整體性之學習成效 |
|
|
期末隨堂測驗 |
18 | 期末考 | 期末考 | 檢視學習者整體學習成效 |
|
學期總成績 |
教學要點概述: |